奥运会,曾在十年前甚至是二十年前,对无数中国人而言,都是一个极具重要性的盛事。每一个中国人都怀揣着对成功申奥的期待,这不仅是对国家荣誉的追求,更是希望借助这一契机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曾经璀璨的申奥梦想却被其他国家戏谑为“愚蠢的行为”。印度总理莫迪曾明确表示:“印度将全力以赴争取举办奥运会的机会,我们渴望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创造无与伦比的辉煌局面。”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印度媒体却对此反应强烈,直言不讳地认为“印度的申奥决策是一种愚蠢的举动,印度根本没有能力承办如此规模的国际大型赛事。”
那么,印度究竟能否成功承办这一全球盛事呢?难道未来的印度还会比二十年前的中国更加贫困吗?为何印度政府与社会媒体之间对这一话题的看法竟存在如此巨大的反差?
展开剩余76%根据莫迪政府的规划,印度打算在2036年承办奥运会,这一计划旨在进一步提升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增强国家的全球影响力。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莫迪似乎没有提前告知相关部门,因此这一提议几乎在各方都遭遇了反对的声音。《印度时报》指出:“印度的国力远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强大,承办奥运会这种消耗巨大的活动并不适合当前的印度,毕竟我们的经济条件远不如当年的中国。”
与此同时,国内各类媒体纷纷对此表态,言辞一致,基本上都认为“印度的经济状况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因而反对申奥。莫迪将这一意见反馈给基层部门后,前体育部长吉尔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现阶段,印度正经历发展的上升期,完全没有必要耗费如此多精力和资金去承办如此规模的赛事。”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花费高达500亿美元,若想在印度复制中国当年的辉煌,恐怕需要更多的财力投入。据估算,莫迪所希望承办的奥运会,成本至少会达到1000亿美元,这对于印度国内希望提升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来说无疑又是额外的负担。
历年中国承办的奥运会,直到许多年后才逐渐走回正轨,而印度若想迅速实现盈利并快速回本,似乎周期会变得漫长。因此,若在此期间印度的某个方面的财政状况出现崩溃,原本规划中的百亿美金或将成了“救命稻草”,一旦失去这一财政支持,未来的前景就充满不确定性。
我们不禁想到,雅典奥运会所带来的经济后遗症至今让其城市经历繁冗的经济萎缩,其他承办奥运会的国家也或多或少遭遇了巨额的损失。在印度本就比较脆弱的财政环境下,考量是否承办奥运会的压力势必更加严峻。
实际上,印度早在上世纪就开始渴望申办奥运会,作为自视“世界大国”的印度,自然渴望在全球展现自己的声音与形象。同时,除了传统的申奥理念,印度还希望打破常规,从单一城市承办转变为多个城市共同担负这一重任。这样一来,它就能够将赛事的压力均匀分散到各个城市,从而降低单个城市的负担。
印度表示:“如今,越来越多的观众通过媒体观看赛事,因此只需要提升场地标准和直播技术即可,多个城市联合举办显然是更为高效的选择。”然而,印度当前最大的纠结在于“耗费国家力量去承办这样一场公共赛事是否值得”。
显而易见,莫迪希望在任期内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着力将“印度推向世界”的目标落到实处,但各界并不愿为了莫迪的个人理想而付出代价,这也使得印度当下面临了重重困境。虽然传播国家影响力是每个国家所追求的目标,但也须从过往的例子中吸取教训,万一印度操之过急,势必会让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计划蒙上阴影。
发布于:山东省长胜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